湖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湖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暑期创作大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决定科学技术的关键因素就是人才,人才是第一智力资源,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谁能拥有一大批高科技人才,谁能够抢占人才资源的高低,谁就能够在竞争当中利于不败之地。

近年来,湖南着力打造人才队伍建设的三个高地,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但是与东部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无论是人才数量还是人才质量,以及人才投入产出比,都远远不及东部地区。

与中部地区的湖北、安徽等地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人均专利数量上,湖南的数据还不是很明显。

就拿湖南省会长沙和安徽省会合肥相比,虽然长沙在人口、面积、GDP等方面要远远的超过合肥,但是在体现未来发展实力和未来发展基础等方面的科教资源方面,长沙却没有合肥的发展潜力。

因为合肥所拥有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在合肥的相关研究机构,为合肥的后续发展带来了较为丰厚的人才资源,这些人才资源不断积累之后,将会在未来产生巨大的优势。

反观长沙,虽然拥有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在内的三所985高校,但是在本土人才方面培养力度,还有待加强,一些高层次人才往往留不住。

尤其最为突出的是坐拥三所985大学,但在985大学录取率方面全国垫底。

尤以普通高校的当中的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在湖南本土招生比例过低而广受诟病。

对于提高人才资源优势,加大本土人才培养方面,中南大学、湖南大学要加大在湖南本土的招生计划,对此我有如下三点建议:

第一,湖南省方面持续加大对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的经费投入力度,为两所高校加大湖南本土招生计划,提供强有力的经费支持。

与广东、浙江、山东相比,虽然湖南的经济总量不高,但在高校投入方面,湖南应该要向广东、浙江、山东看齐。

位于广东的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位于浙江的浙江大学,以及位于山东的山东大学,他们在本土的招生比例均在45%以上。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在广东本地的招生比例更是高达50%左右。

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之所以上述四所高校在本地的招生比例如此之高,归根结底的原因在于当地所给予的经费投入非常大。

学校受制于人,不得不扩大在本地的招生计划。

有人说部属院校的招生计划由教育部全国统筹,实际上并非如此。

因为各高校的招生计划不是由上级指定的,而是学校提出方案,再报上级部门审批。

一般情况下,如果学校拟定的招生计划不是太离谱,上级部门一般不会提出很大的修改意见。

因此,招生计划投放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学校。

学校想在哪个地方投放计划,想在哪个地方投投放多少计划,都有学校自主说了算。

而且现在学校的自主权越来越大,即便是部属院校在学校投放招生计划的方面,教育部也不会过多的干预。

因此,在学校拥有自主权的前提下,湖南省方面加大对两所高校的经费预算,将会直接促使他们提高在湖南本土的招生计划。

这对于湖南提高本土人才培养力度,为经济社会发展储备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最基础、最关键的因素所在。

我们常说靠事业留人、靠感情留人、靠待遇留人、靠丰厚的薪资待遇留人,其实都抵不过靠自己用感情、用情怀培养出来的人。

因此,提高本土985高校在本地的招生计划是打造人才高地的基础性、源头性工程,必须要抓紧抓好。

第二,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应该要主动承担起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主动在招生计划投放时,向湖南本土进行倾斜。

虽然高校在制定招生计划的时候,会统筹考虑各地的人才需求,以及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当地的经济产业发展是否相匹配等多方面的因素,但是从为长远发展,储备人才这个角度来讲的话,那就必须要进行超前适度的规划。

比如湖南的土木工程类、材料科学类的毕业生可能有点过剩,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降低这些专业的招生计划,甚至不招。这样一来的话就会导致招生计划不断地减少。

正确的做法是依然要保持原有的招生计划,因为这些学生培养出来之后不一定在本地就业,还可以到外地去就业,在全国各地、五湖四海去就业。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的话,如果学校在制定招生计划方面,考虑到这些因素的时候,就可以尽量的去避免,不能以人才过剩或者毕业生人数过多,在本地找不到工作为由不招生,这是非常不可取。

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应该要尽其所能在保持原有招生计划的同时,在相关的专业,尤其是在新兴领域专业加大招生计划的投入力度,支撑起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高地的重要作用。

毕竟,打造人才高地,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还是要985高校、部属院校有这样的力度和气概。

第三,主动借鉴其他高校在本地招生的相关做法,用好用足政策,尽可能扩大本地招生比例。

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在湖南本地招生比例较低,并非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问题,也并非完全是学校方面的责任,是由于多方面历史原因所造成的。

既然问题已经产生,就应该要想办法加以解决。

我认为解决问题的症结在于找准参照物,并且结合学校实际进行有针对性地依葫芦画瓢。

在这方面,可以主动向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学习取经,看看对方是怎么能够把50%左右的招生计划投放在本地的?是不是在政策方面用好用足了?

我想,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高水平大学与推动本地人才培养一定是一个相互促进的策略,扩大本地招生计划不会影响学校高质量发展,反而会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这一点部属院校的上级部门也会尊重学校的意见。

毕竟学校该如何发展,招生计划该如何投放,学校最具有话语权。耽误之急是要借鉴其他高校经验,用足用好政策,尽可能扩大本地招生人数。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请留言发表评论吧!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教育放大见

湖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经验 » 湖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